以商业思维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17-02-28 浏览:4036 来源:本站
2002年,DVD案件中对专利问题处置的完全被动对整个DVD行业,尤其是出口造成巨大负面影响,面对专利权人发来的律师函,国内企业甚至在未经分析评估的情况下仓促支付专利许可费,只为海关货物的及时放行,导致后续谈判的节节败退。十年后,当我们的企业再遭遇海外专利纠纷时,我们已经可以第一时间组建一流的诉讼团队,开始号称要一打到底,我们确实进步了,但耗费巨大的诉讼只为争一口气吗?有多少官司真正的赢家并非我们的胜诉企业而是海外律所?专利诉讼应当是以胜诉为目标还是以企业整体商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以上仅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众多工作中专利诉讼处理的场景,事实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要能够真正服务于企业经营发展,必须以商业思维来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至少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应当是其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能够有效支撑企业的中长期发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绝不是被束之高阁的报告,而应该是切实指导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何去何从的纲领性文件。缺乏对企业所属行业、所处产业链位置及竞争格局、企业经营发展方向及发展阶段、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理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无从谈起。客观评估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及知识产权现状,准确定位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达成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新要求就是知识产权战略,新要求与现状之间的距离填补即是知识产权战略的执行。
其二,企业知识产权日常管理不是事务性工作,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落地,同样需要商业思维的贯穿。以知识产权获取为例,同样是专利申请,不同的知识产权战略会决定不同的申请策略,不同的申请策略会决定不同的专利产出方式和质量控制标准。例如,对于专利权利主张活跃的终端行业,苹果作为智能手机的领导者,力图通过专利布局为竞争对手构筑较高的专利壁垒,其专利申请致力于全面、有效保护自身技术创新。但终端行业后进者以集成成熟技术为主,在专利申请方面,应更多致力于积累交叉许可谈判的筹码,分析未来可能发出权利主张的风险主体将会采用的技术并予以专利布局,而非简单围绕自己的创新技术进行专利申请,因此,在构建专利申请管理体系时,专利提案就应当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
其三,决策层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以及知识产权管理者自身的商业思维是保障。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应当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智慧资源纳入企业整体资源进行通盘规划;对于知识产权管理者,需要能够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看待知识产权。IBM前主管知识产权的副总裁凯文·G·里韦特在所著《尘封的商业宝藏》一书中指出,“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不能仅仅被视为法律工具,也不能仅被看作是保护你的技术或产品免被盗用的问题。实际上,它是与商业战略密切相关的问题,打好知识产权这张战略牌是首席执行官义不容辞的责任。”知识产权管理者也应当有意识补充在战略管理、产业经济、财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能够真正站在资产运营的角度管理知识产权。例如,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交易行为可能对企业的资产、利润和税收带来何种影响,在财务报表中会如何体现,何种交易安排会将公司利益最大化,真正清楚的知识产权管理者目前可能还十分有限。
注: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IPFuTure科慧远知识产权”
- 上一篇: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导引